
自产|搜狐健康
作者|吴世南
编辑|袁岳
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消息,3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准在中国紧急使用,成为中国第四种获准紧急使用的SARS-CoV-2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准临床使用的SARS-CoV-2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高福院士的领导下,严京华、戴连攀等科技研究团队设计了针对β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通用疫苗构建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期刊上。基于基础研究的这一突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次与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研发了SARS-CoV-2中的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拥有该疫苗的自主知识产权。该疫苗是新型冠状病毒流行联合防控机制研究小组制定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
据了解,该疫苗的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已于2020年10月完成。结果表明,全程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与世界上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新冠肺炎疫苗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20年11月以来,该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开始,计划接种29000次疫苗。目前,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尤其得到了第一个开始试验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高度认可。
据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介绍,疫苗生产采用工程细胞(CHO)生产重组蛋白,不需要高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可快速实现国内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显著降低疫苗生产成本,便于储存和运输。
京商今日在报道中指出,按照目前的实验设计,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分三剂接种,每剂间隔一个月。

发布时间:2021-03-19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