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舒兰病毒来源至今未确定,病毒溯源难在哪?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王月明

编者|周一川

COVID-19的肺炎爆发在世界各地爆发。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但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仍然令人困惑。舒兰、北京等地的疫情尚未确认病毒来源。

每个人都应该对病毒的可追溯性有一个合理的期望。病毒的可追溯性极其困难,并且包含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一些证据已经丢失,可能永远找不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张副教授认为,COVID-19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以来一直持续,病毒一直在变异,全世界都有病例。

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方法是在发现病毒后,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染源,从而限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在4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祁进也表示。病人零是追踪疫情时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科学问题。1918年西班牙大流行、2009年H1N1流感病毒流行等。,还没有找到零号病人。

困难在哪里?根据祁进的说法,很难追踪源头,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多学科科目,包括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交织成一个相互确认的网络。例如,如果一个人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而且根本没有看过医生,怎么能确定他是零号病人呢?甚至他可能是零号病人。如果你问他,他会自己否认,而且没有病历可查。即使血清流行病学被用来追溯,如果甲和乙都是抗体阳性,没有其他信息就不可能知道谁更早得病。

除了患者的可追溯性,还有动物中间宿主的可追溯性。相对而言,非典的可追溯性相对平稳。张认为,当年SARS患者人数远远少于COVID-19中肺炎患者人数,且发病区域相对集中。控制疫情后,发现动物中间宿主将有助于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研究人员发现,果子狸是非典病毒感染的直接来源。事实也证明,将果子狸从野生动物市场中剔除确实起到了阻止非典病例零星爆发的作用。2005年,科学家在三种蝙蝠身上发现了类似非典的冠状病毒,但其基因组序列与非典冠状病毒相差太大。直到2015年,在中国菊蝠中发现了类非典冠状病毒,其与人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相似度为96%,与人细胞受体ACE2结合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7%,可视为非典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

发布时间:2020-07-20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