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杜唯炜编辑/李江
[搜狐健康]一名59岁的[患者患有大面积心肌梗塞。在湖北-陕西医疗队紧急溶栓后,这位老人又出现了致命的心动过缓。当生命危在旦夕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派出了一个专家小组提供紧急援助。在没有大型血管机器的常规x光透视的指导下,医疗小组成功地在床边安装了“非武装”的临时心脏起搏器。
2月16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住院的59岁的爸爸李(音译)突然休克,失去了知觉。正在帮助当地群众的Xi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李浩作出紧急判断,发现患者患有大面积心肌梗塞。在第九医院没有急诊PCI的情况下,陕西医疗队在后方队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了急诊溶栓治疗,李爸爸的生命体征明显好转。
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17日中午,李爸爸的心室率又降到了30次/分钟,同时发生了致命的心律失常。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陕西省医疗救护队的白澍教授和刘玉教授认为,应尽快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然而,在搜查了武汉第九医院的仓库后,他们只发现了一个过期的起搏器电极。
看到病人随时可能死亡,陕西医疗队紧急求助于国内心血管领域的顶尖队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心内科主任姜红教授立即派东方医院心内科俞利兰蒂教授、王卓副教授和华雄护士长带着临时起搏器的全套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赶赴武汉市第九医院进行抢救。
李煜镭小组到达后,他们立即与陕西援鄂医疗队讨论了对病人的治疗计划。在起搏器植入的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心血管介入医师需要在大型血管造影机发出的x光射线的引导下,准确定位和安装临时起搏器。但是,医院没有相应的硬件,新加冕的病人不适合在无负压的心脏导管室手术。
于利拉第及时向姜红教授汇报了情况。经过仔细研究和判断,姜红教授根据其在治疗急性和危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丰富经验,建议在重症监护室病床旁直接安装临时起搏器,无需进行x光造影,以挽救生命。姜红教授多次告诉救援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溶栓后,右心室壁脆弱,容易穿孔。手术必须温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后,针尖应向下调整,以防止导丝进入大脑。预先测量从穿刺点到心脏底部的大致距离,并在体外模制导线的头端,为顺利植入做准备。
在姜红教授的指导下,等人成功地将导丝通过李爸爸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然后对胸部进行超声检查,以确认导丝位于右心房。起搏导线随后沿鞘管输送。导线与起搏器相连,起搏频率设置为80次/分钟。起搏导线被缓慢而轻柔地推动,并不断地向前和向后旋转,直到稳定的起搏信号显示在李爸爸床边的心电图监视器上。之后,医生再次使用超声波检查来确认起搏器导线头位于右心室并稳定地固定心内膜。最后,鞘头固定在皮肤上,起搏器导线用松紧带固定在左上臂上。
经过一次惊心动魄、细致耐心的手术,临时起搏器成功安装,爸爸李的心脏基本恢复正常。Xi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将继续开展综合治疗。
余教授说,他非常感谢陕西省及时诊治的医疗救治,使爸爸李从因大面积心肌梗塞而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以便以后有机会安装临时起搏器。目前,许多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不得不被打破。这种“非武装”的步伐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在姜红教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团队平时在心脏介入诊疗方面的经验积累,才能使治疗取得成功。
发布时间:2020-02-21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