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坚持饭后运动半小时与饭后不动,会有啥区别

一般被查出血糖高的人,都会被嘱咐调整生活方式,不管血糖属于偏高,还是重度高,调整生活方式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与饮食、睡眠有关,运动也是个重要项目,坚持运动与不运动,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下面文章就详细说明一下,可以直观的看出两者的差异,也就能够让血糖高的人,有了正确的选择。

血糖高的人,坚持饭后运动,身体上有何变化?
国外有过研究对比,通过对健康人群和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观察,来了解运动后血糖的变化,通过一样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模式,发现正常人群在持续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血糖一直都是稳定的。

而1型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则是不断的在下降,且有的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低血糖的问题,会出现如此状况,多半是身体情况不算良好,不能接受高强度的运动。运动,虽然对降血糖起到很好的作用,却不是所每个血糖高人群都适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胰岛素激素,以及肾上腺素和烫皮激素会加快释放,还有就是耗氧量和心率也会随之增加,如此状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低血糖或其它不良反应。

还有一些研究针对的是2型糖尿病,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暂的高强度训练,对血糖控制会比较有利,还能给身体带来其他益处,只是要说明一点,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此种运动方案,具体适合什么样的运动,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的。

根据《Diabetologia》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间歇步行训练,只要保证达到连续步行训练的相同能量消耗,胰岛素分泌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且长期坚持下来,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随之增加,也就意味着保持间歇性的步行训练,更有利于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

而间歇性的步行训练,则是包括快走和慢走,具体方式,建议是快走3分钟,慢走3分钟,每次交替进行,坚持40分钟-1小时,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分泌,稳定血糖,还能改善骨骼相关问题。

美国糖尿病协会,也是特别指出,适度的阻力训练,对控制血糖比较有利,且能帮助降低发生骨折与骨质疏松的风险。

综上所述,血糖高的人,饭后进行合理的运动,对降低血糖,管理血糖水平,降低发生并发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不是说血糖高的人都可以运动控糖,有些类型是不适宜的,且有的人在运动中容易出现问题,反而不利于降糖会给身体带来相关问题。

那么,血糖高,不运动又会怎么样?
血糖高不运动,就是靠吃药,以及改变生活方式,自然也是可以降低血糖,只是效果上可能要比运动的差一点。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快人体的肠胃蠕动,以及人体的代谢水平,从侧面来说,就是相当于让人体更快的吸收到药效,还改变了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血糖控制情况,也就会更加突出。

不过,对于特殊类型的高血糖人群,在不恰当的运动之下,血糖稳定性反而更差,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一些问题,对于此种类型的血糖高,不运动恰恰是好的。但总体而言,血糖高的人如果能够坚持饭后运动,对控制血糖还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空腹血糖较高的人,若是在晚餐后坚持运动,就能帮助有效的控制次日的空腹血糖。

对于血糖高的老年人群,运动有啥建议? 

发布时间:2021-12-30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