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实施“十四五”计划,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渐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启动国家级中医医疗中心和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国家级中医疾病预防控制基地和急诊医疗救援基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孙志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通过长期规划的指导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增强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中西医结合、特色专业等方面的继承和创新能力。,从多层面规划和开展工作,支持中医药振兴和发展。
规划
启动国家中医医疗中心建设
孙志成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从各个层面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具体来说,有七个方面:
第一,建设国家中医医疗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对医学中心而言,要按照“率先”的工作思路,开展国家中医药中心建设,努力使其成为引领中医药发展的前沿医学研究高峰、卓越成果转化高地和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区域医疗中心方面,将更多的高水平中医医院纳入出口医院的范围,引导到病人流出较多、医疗资源质量相对较弱的省份,建设以中医为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
【/h/】二、加快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在“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约30个中心,可形成一批重要的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中心。
【/h/】三是建设国家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重大基地。要规划和建设一批这样的基地,在组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中药方剂研发和药材储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希望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提高中医药面对新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防治能力。
【/h/】四是大力探索和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五是促进省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扩张和下沉;六是继续加强重点贫困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第七,大力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大厅
针对“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渐江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全国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将设立中医诊所。同时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加强临床科室中医配置,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以“适合中医的就是中医,适合西医的就是西医”。
渐江透露,他将在中医馆提供中医预防治疗、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推广使用非药物疗法和适当的中医技术。选择中西医结合能力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基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临床合作。
【/h/】除了基层中医大厅,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也在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一方面,加强临床科室医生设备,建设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形成“适合中学,适合西部,适合西部”的诊疗模式;另一方面,鼓励部门、医院和医疗协会之间开展中西医合作。
【/h/】此外,在医疗机构设立相关部门,提供中医保健服务;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预防科;在基层中医大厅开展中医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设立中医科室。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时,纳入了中医的技术方法。逐步扩大0-36个月儿童和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
创新
将建设一批中医药研究机构
十四五期间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布局会是怎样的?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瑜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中医药理论、中医药资源、现代中医药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是心血管等重大慢性病, 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以及妇科、皮肤和免疫等优势疾病,以及针灸等特殊疗法和其他非药物疗法。 建设10-20个国家级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调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建设约30个国家级中医传承创新中心。
【/h/】此外,要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组织实施中医药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组织选拔一批国家中医药交叉学科创新团队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具有交叉学科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年轻拔尖人才。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注意
完善中医药审批改革
促进新药研发和工业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宇指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继续完善中药审批改革,推动中药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发展。
【/h/】一是坚持临床价值导向,推动建立适应中医临床定位、体现其特色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
【/h/】二是推动古方、复方中药制剂的发展,组织研究制定古方关键信息的考证意见,建立适合古方、复方中药制剂特点的审核模式,简化审批程序。
【/h/】三是构建“三位一体”的评价证据体系。重视“人类经验”对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支撑作用,根据中药的特点、规律和临床实践,构建中医理论、“人类经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评价证据体系。(记者熊)
发布时间:2021-03-30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