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产|搜狐健康
作者顾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吴世南
“中风”,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大脑中的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组疾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早期、定期、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护理负担。然而,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没有好处,而且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以下是中风康复中的四个误区,希望对你的康复有所帮助。
【/S2/】误区一:不需要康复,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
大多数人基本上认为,治疗中风偏瘫、不能说话、不能进食的最好方法就是打针吃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由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相对缓慢,大部分地区没有社区康复中心,很多医院没有康复科。群众对康复治疗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康复观念,导致脑卒中后缺乏康复训练,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误区二: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
很多人认为康复治疗只有在有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才应该进行,而且往往是在疾病发作后一个月开始,甚至直到后遗症期,实际上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事实上,康复训练只要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始,但很多人因为错误的康复认知而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
误区三:关节运动幅度越大越好。
当人体的感觉功能和肌肉张力正常时,四肢的运动是本能的自我保护。
比如,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手臂前抬时的150度。如果手臂被外力向上抬起,会感到肩部疼痛,肌肉反射性收缩,以抵抗不适当的运动,这是自我保护。如果保护机制不存在,肩关节会被外力拉到平时无法达到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会受到损伤。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肢不能主动进行各种运动时,往往会进行过多的被动运动,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关节脱位和骨折。这种损伤最常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
神话4:越早走下去,恢复得越快越好?[/s2/]
如果偏瘫患者在没有合理训练的情况下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就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当正常人需要向前移动时,可以将臀部、膝盖和脚踝弯曲到合适的角度,从而缩短下肢长度,轻松将脚抬离地面。但偏瘫患者的关节全部僵硬,脚趾下垂,使患肢难以抬离地面。只有躯干向对面倾斜,骨盆抬高,下肢才能轻松上拉。但是这种引体向上的幅度非常有限,仍然不能使下肢平稳地向前迈一步。它需要向外画一个弧线,然后回落到身体前部。这是偏瘫患者典型的“画圈”步态,是误用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以上是中风康复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果你被这些问题困扰,那就改掉错误的康复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0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