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基层医护职称迎来大改革

最近关于卫生人员职称改革的话题在不断变化,职称评定也逐渐向专业能力和实际水平倾斜,基层卫生人员终于不用苦熬多年了。

在基层,职称评审多年来面临以下困难:

1。论资排辈,评职称要遵循“游戏规则”

【/s2/】基层有很多这样的医务人员,他们的业务能力非常出色,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了很多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考评。【/s2/】或者资质不足,想要评职称需要等额度,甚至为了这个额度“勾心斗角”,影响了之前同事的协作关系。

职称是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认可。但在实践中逐渐演变成各种“游戏规则”,学历、论文、年龄、资历等。都被卡死了,导致一些有真才实学却没有资格参与评价的人,还有一些人等了很多年,却没能在退休时实现目标,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

2。“能做的人”不一定能写论文

一个“会做的人”不一定会写论文,“会写论文的人”可能只是纸上谈兵。

医生护士从来不需要埋头读书,初级保健的工作更贴近群众的实际。另外,他们接触到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很难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专业能力不优秀。在今天的基层,全方位、全周期跟踪维护人民健康已经成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如果用论文来评判,就会脱离实际。

3。职称难评,人才留不住

基层留人难的原因之一是基层职称评定难。刚毕业的医学院校学生,为了自己的未来,不想一辈子都在基层。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内容的性质要求其职称评审机制不能完全与大医院接轨,必须与情况相适应。

国家出台文件,初级卫生保健评估“资历”时代结束

12月1日,由人社部和国家卫健委共同研究起草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8303160739140975412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起草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虽然还是征求意见稿,但也代表着职称评定改革的新篇章。以往职称评定中的“资历”时代结束,专业能力和临床水平成为真正的砝码。

【/s2/】文件要求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可以提前一年参加相应专业的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s2/】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普通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合格的,可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s2/】对初级卫生专业人员外文论文、科研、职称没有要求。对长期在基层任职、业绩突出、表现突出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审和录用。

按照上述规定,基层新人可以凭借学历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基层“老人”也可以凭借专业能力突破学历限制。

英雄不问出处,能在那里生活的就成为以后评职称的主旋律。

地方政府继续努力推行职称改革措施

最近,地方一级的职称改革行动频繁。在国家大方向的指引下,如果地方当局有延续性的衔接,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之路会更加顺畅。

河南省: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满25年的执业人员,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通过职称“绿色通道”申请副高级职称。

长期扎根农村基层工作,取得中级职称后继续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的从业人员,除按正常程序晋升高级职称外,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通过职称“绿色通道”考试,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任职。

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符合渗透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本地一技之长人才、江苏省培养引进的其他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等。

广东省: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在最近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东省有两套职称评审制度,基层有专门针对基层的职称评审制度。【/s2/】具体来说,在基层获得中级职称,在基层连续工作10年,直接认定为副高级,且

【/s2/】甘肃省定西市:【/s2/】在满足所需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条件下,【/s2/】公司没有晋升名额时,可以先在公司备案,根据相关职级的工资水平支付相关工资,等待空缺名额晋升。[/s2/]

晋升职称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工资。有了这个规定,即使没有获得晋升名额,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待遇,职称和收入也可以逐步满足。

职称是招聘的敲门砖,也是薪资待遇的分割线。甚至多执业,开诊所,都和职称密切相关。职称越高,机会越多。这是一种资格证书,也是一个医生能力的体现。

希望在今天的职称改革下,职称制度能够更加现实、公平、公正,让更多的基层商家对匹配的职称进行评价。

来源| 基层医师公社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九峰医学教育立场。我们转载这篇文章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如果涉及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布时间:2020-12-08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