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环节人物并防 铸就疫情防控“安全链”

【/h/】11月13日至16日,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福建、甘肃等省报告冷藏链食品(包括冻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SARS-CoV-2核酸阳性,引起关注。主要进口国是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俄罗斯和其他国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冷冻海鲜或肉制品可能会将来自新冠肺炎肺炎国家的病毒引入中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曾经说过。

【/h/】如何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搬运、运输和防疫?员工应该如何提高安全防护?

【/h/】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SARS-CoV-2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预防、控制和消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从业人员保护、运输工具消毒、货物信息登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南。同时明确规定冷链物流企业要严格按照《指南》要求,防控人,做好SARS-CoV-2的预防和消毒工作。

【/h/】业内专家认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指南中给出的民众预防措施,将冷链铸为“安全链”。

作业中有穿戴要求,运输人员应全副武装

【/h/】11月24日,在天津召开的第155届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会议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对海联冷库疫情传播链做了详细解读。此前,据天津官方报道,11月8日,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装卸工人被确诊为天津市第138例本地病例,11月9日,曾去过海联冷库的卡车司机张某某被确诊为天津市第139例本地确诊的新冠肺炎肺炎病例。张颖解释说,他们同时接触过进口的北美猪头,而北美猪头是疫情的传染源。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认为,不接触活病毒会导致感染。目前,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对于进口冷链食品来说,SARS-CoV-2可以在冰冻环境下生存,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风险。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今年1月至9月,中国从欧洲进口的猪肉同比增长107.3%。据估计,今年肉类和食用内脏的进口总量将超过950万吨。”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

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运输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需求从9190万吨增加到1.887亿吨,年均增长19.7%。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如此大规模的冷链运输给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h/】加强对冷链食品的防控,重要的是控制接触冷链食品的人群。“关键是食品包装污染是人传播的。人说话和呼吸都可能导致病毒在空气中漂浮,所以控制人才是本质。”江南大学教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解释说,食品包装后,所有环节接触到的人都可能是污染源。

【/h/】装卸工人要怎么做才能达到防疫要求?《指南》在“装卸运输过程防控要求”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即“除了一般的个人卫生要求外,搬运货物前应穿工作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并在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罩,以避免频繁接触货物表面”。

【/h/】装卸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标志、警戒线等隔离措施,原则上禁止船员进入码头作业区。

“关于代码”的可追溯性,以确保冷链食品的安全

【/h/】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委员会秘书长秦认为,要提高冷链运输的管控效率,需要明确冷链物流信息报送和交换机制,提高政府监管部门收集和处理冷链信息的能力,提升行业监管和质量保证水平。

指南及时发布了冷链信息收集的具体措施。在“货物信息登记”中明确“货主或者货运代理人应当主动向承运人提供进口冷链食品的相关通关文件,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如实登记装运信息、车船信息、船员(船员)信息、装卸信息、收货人信息等。,不得携带不能提供购买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卫生、交通、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对进口冷链食品收集相关样品和冷链。

【/h/】对于港口企业、货运站等经营单位,《指南》还提供了技术指导,即“港口企业、货运站等经营单位应当如实登记冷链食品道路水路运输车辆和驾驶员进出港口站的信息。进口商或发货人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运输、仓储等服务的,货物交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时,应当主动向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与食品安全和防疫需求相关的检测信息。

很多端口已经开始实现“基于代码”的可追溯性。

【/h/】11月17日,天津市东江市场监管局加大对辖区内从事冷链食品进口企业的持续查处力度,要求企业将所有相关冷链食品信息及时录入“天津市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追溯平台”,不断完善冷链追溯信息,真正做到“代码上”追溯,全力确保冷链食品安全。

【/h/】根据天津东疆港区公开信息,在尚超冷冻食品区,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冷冻食品价格标签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名称、条码、规格型号、检验检疫证明、原产国、进口口岸、进口商、销售公司、购买日期等食品信息。通过天津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可以追溯食品闭环控制的全过程。

加强物流流程保护,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消毒

【/h/】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市场存在被SARS-CoV-2污染的隐患,而市场需求正在爆炸式增长。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的营业额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中国市场对冷链的总需求增长了153%;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h/】国外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现状给国际冷链物流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全程难以控制——如何将海外冷冻食品安全的远距离运输到中国?

秦认为,在肺炎疫情下,要加强冷链物流流程的安全保障,就要进行集约化管理,特别是要提倡整体支持的单元化运作,减少各个环节的人员接触。长途运输,除了加强对工人的保护,对运输工具的消毒也很重要。

【/h/】《指南》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运输工具消毒,坚决防止病毒通过运输渠道传播”,并指出“要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消毒单位定期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船舶、冷藏集装箱内壁等运输设备进行消毒”。

【/h/】指南还给出了常用的可选消毒剂,并列出了各种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和适用范围。酒精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70%-80%的乙醇,主要用于手部和皮肤的消毒,以及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按有效氯计算,适用于物体表面、水果、蔬菜和饮用器具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也可用于空气、手、皮肤和粘膜的消毒。过氧化物消毒剂,其中过氧化氢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以过氧化氢(H2O2)计算,质量分数为3%-6%。过氧乙酸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以过氧乙酸(C2H4O3)为基础,质量分数为15%-21%,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季铵盐消毒剂,其有效成分符合产品规格,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记者焦阳)

发布时间:2020-11-28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