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防治篇,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要注意什么?

风湿病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中老年人。风湿病分为多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原因有关。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尽早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来预防这种疾病。以下小系列主要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要点和措施。

预防要点

77621593744636068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尽快就医,控制疾病发展

2.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消炎

3.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4.保护肌肉和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体措施

66931593744636166

01

休息

病人在疾病活跃期应加强休息,特别是有发热、关节痛和严重全身症状的病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防止潮湿。

76931593744636225

0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有许多相关的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镇痛、解热和缓解关节肿胀的作用。它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

(2)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用于改善疾病的抗风湿药物需要1~6个月的时间,因此它们也被称为缓效抗风湿药物。这些药物没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可以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和改善骨侵蚀,因此它们可以延缓或控制疾病的进展。

(3)生物制剂:

由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动物或人类血浆制成的药物。

(4)植物制剂:

雷公藤、白芍总苷、青藤碱等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不仅具有非甾体类抗炎作用,还具有免疫抑制或细胞毒性作用,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滴度。

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的发展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不得随意选择。

47941593744636298

03

康复疗法

康复治疗可以止痛、消炎、消肿,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预防和纠正畸形,提高自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适当锻炼并进行关节训练,以减少或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此外,物理疗法,如热敷、热水浴和蜡疗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维持关节功能。

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8761593744636335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指一类不含皮质类固醇且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广泛用于风湿性免疫疾病和疼痛性疾病,以减轻疼痛和僵硬,并改善骨和关节功能。

(1)水杨酸: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阿司匹林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特别是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因此目前阿司匹林制剂大多为肠溶片。

(2)丙酸:常见的品种有布洛芬、洛索洛芬、精氨酸、酮洛芬和萘普生。这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更容易接受。

(3)吲哚类:吲哚美辛、舒林酸、醋美辛、苯甲酰胺等。,其中吲哚美辛和舒林酸是最常用的。这些药物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其中吲哚美辛的抗炎作用最强,舒林酸的肾毒性最小。

(4)去酸类:甲芬那酸、氯芬那酸、双氯芬酸等。氟芬那酸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5)醋酸:主要使用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钠疗效确切。它不仅有口服制剂,还有局部应用的乳胶剂和缓释剂,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5161593744636539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迅速改善患关节的疼痛和晨僵,减轻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增加活动范围,是早期或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首选症状治疗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20多种。虽然非甾体抗炎药种类很多,但各种药物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同时,非甾体抗炎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使用最频繁且持续时间最长。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嗳气、食欲不振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因此,选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适当的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应及时进行随访,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0-07-03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