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盲盒“清库存”?警惕不法商家“挂羊头卖狗肉”

随着盲箱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近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盲盒消费的四大问题: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获得的商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假冒和“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纠纷难解决,售后服务有待提高。

“盲盒消费不应该盲目。警惕不法经营者‘挂羊头卖狗肉’,用盲盒欺骗消费者。”合肥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性质,消费者应认清并防止商家过度营销。购买前要仔细查看销售规则,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判断力,不要只抱着投机或彩票中奖的心理去买盲盒,不要跟风、跟风竞争。

盲盒类似于抽奖式的营销策略,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着各行各业的商家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除了原来的玩具,餐饮、美妆、文具、书籍等诸多消费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盲盒风”。

合肥市场监管部门指出,其实很多商家的产品本身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只想着盲盒的营销知名度;一些运营商把盲盒当成了“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失去了长远的声誉。

合肥市场监管部门提示,经营者的营销手段有很多,有些是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流,引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还有的制造“系列”概念,设置最难获得的“隐藏金钱”进行饥饿营销,中奖概率多为“百分之一”。这种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沉迷于享受盲盒拆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惊喜,导致消费者冲动购买。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沉迷盲盒。

此外,与普通商品相比,盲盒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打开盲盒后,部分产品可能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安全指标;有的可能是山寨货或者二次销售产品;有的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证明书、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缺陷。

合肥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盲盒商家,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还是配件销售,盲盒本身就是商品,经营者必须承担质量保证的法律责任。盲盒经营者应当保证产品质量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消费者的知情选择。另外,盲盒营销要适度,不能过度营销消费者的好奇心理,误导消费者冲动消费。(记者孙红丽)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生活宝典科普知识

】专题,获取更多

发布时间:2022-03-23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