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文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乔叶琼)近日,为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的卫生健康政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快家庭医生发展,国家卫健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

003010指出,要准确把握工作节奏,积极分步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在确保服务质量和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体系。从2022年开始,在现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全民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率达到85%左右。

对于社会力量开展签约服务,《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各地在签约服务费、医保报销、服务项目、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为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健康需求创造条件。各地要支持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

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可开具4-12周长期处方

《指导意见》指出,根据长期处方管理相关规定,应优先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原则上可开具4-12周的长期处方。到2025年,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提供长期处方服务。此外,落实基本药物目录管理等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药品目录的衔接和统一,进一步满足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

在优化转诊服务方面,《指导意见》指出,为统筹区域优质卫生资源,城市医疗集团和县级医疗社区牵头医院应将专家号、预约设备检查等一定比例的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掌控,部分床位可预留给家庭医生,方便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先看病、先检查、先住院。

支持家庭医生与居民以家庭为单元签订服务协议

《指导意见》明确并推广灵活的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列出服务项目。服务协议有效期为1-3年。可根据居民需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允许具有稳定服务关系的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签订有效期为2年和3年的服务协议。支持家庭医生和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鼓励各地探索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功能社区签订服务协议。

关于全专科、全专科一体化,《指导意见》指出,通过专科医生直接参与签约服务,家庭医生通过绿色通道优先转诊到专科医生,可以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科、全专科服务,加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合作,促进基层医防一体化,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全面性。

对于重点人群,《指导意见》指出,将老年人、孕妇、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优先签约和服务。为了摆脱贫困,这个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发布时间:2022-03-15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