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s2/】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艾灸,是什么?
你可能听说过艾灸,也可能做过艾灸,当你真正懂艾灸的时候?
艾灸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庄子》中提到“山无病自灸”。艾灸时间长了,都是用火烤的。
但据史学界研究,艾灸在西周时期非常流行。
艾灸的起源几乎与人类用火的起源同步。大约17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火。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火可以烹饪食物,抵御寒冷。关键是当人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用燃烧的树在患处艾灸,可以缓解疼痛。
这是艾灸最早的应用,此后不断演变,使用的材料也从树木变成了其他物质。艾灸也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医典《黄帝内经》记载:“针灸不适宜,艾灸适宜”。也就是说,在针够不到的地方,艾灸是比较合适的方法!
《医学概论》中也有相应的论述:“药不够,针够不着,必是艾灸。”
中医认为,人生病是因为阴阳不和,经络不通。
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可以深入皮肤内层,产生循经感传的现象。气血在强热流的驱动下,突破凝滞点,使“气到病处”,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所以艾灸可以治百病,一点不假,一点也不夸张!

02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这要看疾病从哪里来。古人云“暖物不如凉物”。寒湿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但现代人却不知道如何避寒,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女生穿冷衣服穿漂亮的短裙,光着背和肚脐,导致寒气入体,体内阳气流失,免疫力下降。
同时,寒冷进入体内,还会引起各种疼痛、亚健康、慢性病,无处不在,这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而艾灸是什么?艾灸以火为导,意为热。热能驱寒,去除体内多余的寒气,达到平衡健康的状态。
《神九经纶》云: “艾灸温经,行气血,逆者可和,后者可和。”
“经络经过,适应症可达”,所以疏通这些经络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艾灸可以利用艾灸之火,使气血运行顺畅,恢复正气,祛除邪气。

03
艾灸不配穴=关灯夜行
古代艾灸是艾灸的患处,患处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
所以艾灸不是随意灸,要配合相应的穴位。如果不配合相应的穴位,就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比如肩颈疼痛,《伤寒论·后》说: “是体质虚弱所致,风邪在筋。恶客器官,使肌肉挛缩;恶客满身阳光,让人肩上焦虑。”
《灵枢本藏》说: “因此,经络运行气血,滋养阴阳,伸展筋骨,有益关节。”
另一方面,表皮上的寒冷是瘙痒、湿疹、痤疮和脸上的斑点;
肌肉冷,酸酸的,困,累,累;
骨髓里的寒是骨病、肩周炎、颈椎病、肩痛、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中医说不打通就疼。经络不通,所以有疼痛症状。
所以艾灸除阿是穴外,还要取风池穴和阳陵泉穴两个穴位。
04
艾灸原理
如果拿不到药,拿不到针,一定要艾灸。
那么怎么艾灸呢?
艾灸不只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于艾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丰富,就要排出;如果天气热,它就会生病;如果天气冷,它将被保存;如果它不丰富,它将被采取。
虚寒者常取背部腧穴灸。
真正热的人,要取四肢穴位。
上病者,可用肩、曲池、崖门、外关、内关、合谷。
凡病在下部者,可用环条、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
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预防一切传染病。规律艾灸比较好。
有全身性疾病者,可选择大椎、丰满、沈竹、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有些疾病调理灸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艾灸阿是穴等重点穴位。总之是以人为本,让患者舒服。

05
传统艾灸和智能艾灸[/s2/]
由于艾灸的特点,传统艾灸只能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会出现各种小问题。这就使得全面推广效率低,难度大,所以真正体会到艾灸好处的人屈指可数。
什么是智能灸?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设备,我们可以达到传统艾灸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获得更好的调理效果,更好更方便地为客户服务。
与传统的艾灸技术相比,智能艾灸打破了一对一的服务模式,而是可以一对多,因为人工艾灸由机器代替,人控制机器,然后机器为人服务,不仅提高了服务能力,而且在某些方面提高了调理效果。
另一方面,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一种可能。中医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再好的东西,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所需要。
如今,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医学管家AI辅助诊断,让更多人的健康更有保障。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21-03-11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