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博坦设备
编辑:米克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斗争、选择和忙碌......
赛博坦回顾了2020年每个月读者最关注的事件。
2021年,我们将继续走同样的路,关注行业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发布国家卫健委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相关事宜。截至当日22时,武汉已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198例。
1月20日,国家最高领导人就新型冠状病毒中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1月21日,武汉市共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月23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公共汽车、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无特殊原因,市民不得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至武汉的道路暂时封闭。
1月24日,中央下达指示:全力确保药品、消毒物品、防护用品、治疗设备等防控物资供应,落实绿色通道,确保防控需求得到满足。各地要建立高效的指挥协调体系,联合防控机制各相关单位要加强指导和支持,确保防控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2月11日,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目前全球口罩产能,供需仍存在较大硬缺口。
如何弥补能力差距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安徽黄山某医药销售公司采购了21万个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第二天就卖完了。上海青浦区某药店5万个口罩,下午几个小时被抢。淘宝和JD。COM旗下各品牌口罩的旗舰店也被一扫而空,几乎都显示出“被购买”。
2月,河南省长垣市多家口罩生产企业贴出通知,称原材料缺货,口罩暂时停产。根据其中一家制造商的通知,公司正在尽一切努力协调原材料和设备的来源,但公司确定的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已经得到控制,原材料和设备无法如期交付。
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非织造布不仅供不应求,一些地区的价格甚至飙升了近15倍。熔喷非织造布的价格从2万涨到了20万左右,一些中间商已经出价29万,一定有现货。
除了熔喷非织造布,口罩机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市场报价显示,一条口罩生产线的价格10天120万,25天42万,比原价25万高出近5倍。
3月份熔喷布价格持续上涨,从每吨2万到几十万。口罩过滤的关键材料是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核心。熔喷布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之前一顿饭50万元左右下降到35万元/吨左右。
随着企业复工,熔喷布的产能逐渐扩大,产能的扩大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央视记者调查,北京某公司一条生产线的设计能力约为每天6吨。按照每吨熔喷布生产100万个普通口罩的计算,他们每天可以生产600万个口罩。
口罩价格快速飙升后,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开始下降。尤其是微信业务渠道,春节前6块钱很难买到,现在都开始陆续清仓。价格只要2元。
湖南省娄底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也发布通知称,根据省防控指挥部省政府视频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从3月9日起,将定点药店口罩供应价格调整为2元/张,每人每次限带5个。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月的消息,总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定点企业熔喷非织造布价格进行专项调查,重点查处定点熔喷非织造布企业,优先处理熔喷非织造布价格投诉举报,坚决依法查处涉嫌违法行为。
4月1日,国内某知名机械企业的呼吸机代理商告诉赛博创设备,呼吸机国际订单太多,已停止接单。
国产呼吸机公司的订单来自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意大利、巴基斯坦、法国、摩洛哥、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希庭表示,R&D和有创呼吸机的生产门槛相对较高,不容易大规模增产。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产能原因,无论哪个机械企业都不敢接几万台呼吸机的订单。
湖南泌阳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赛博创设备,呼吸机的零部件供应链来自世界各地,现在原材料明显短缺,尤其是呼吸机芯片,基本只能进口,供应只会越来越紧张。
在呼吸机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了两倍。从疫情前的6万到20万,增长3.3倍。其中无创呼吸机价格从1万多涨到3万多,高端呼吸机价格从15万涨到30万。
4月,据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消息,全球卫生部门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问题——2019年新增77000台呼吸机将足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但由于疫情的原因,仅在今年4月,纽约就需要新增3万台机器,疫情结束前总需求量是多少,谁也不知道。
5月,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建设规划》,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卫健委、中医药局,要求有关部门遵照执行。
国家要求所有城市全面改善疾控机构的设施设备,实现每个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的实验室(P3),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的实验室(P2)。
市疾控中心重点提高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改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科、住院部、医疗技术部等营业场所条件,升级医疗设备,完善停车、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设施,提升医院诊疗环境。
建造可转换病房,扩建重症监护室(ICU)床位,一般按床位的2-5%设置重症监护室床位,“平时”可作为普通床位,根据不同的规模和功能,配备呼吸机等必要的医疗设备,遇有重大疫情可立即切换。
每个城市将重建和扩大1-2个现有的医疗机构。人口较少的地级市指定具备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作为传染病定点医院。原则上不鼓励新建独立的传染病医院。
确保医疗机构储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医用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一般不少于10天。
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数据库中公示第二批医用耗材信息的通知》。国家医保局指出,这一趋势是加快医疗保险信息业务统一编码标准,形成全国“通用语言”。
经公示无异议后,第二批医用耗材信息将纳入全国医疗保险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数据库,供当地医疗保障部门使用。
在《国家健保局关于印发〈医疗保险规范化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国家健保局指出,到2020年,在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逐步实施疾病诊断、外科手术等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
随着信息和数据的完善,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和支付将全面更新。
在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采用疾病诊断、外科手术等15项信息服务编码标准。“十四五”期间,形成了国家医疗保障标准清单,启动了部分医疗保障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试改进工作。
国家医保局按照“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维护、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总体要求,指出将加快医疗保险信息服务的统一编码标准,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统一规范的医疗保险信息服务编码体系。
7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委托国家组织集中冠状动脉支架量采购计划的函》(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
方案指出,本次征求意见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其中的重点之一是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此次国家医保局将从冠脉支架入手,探索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根据自主报价、充分竞争、多公司选择的原则,根据产品竞争格局,避免垄断,合理确定所选产品数量,选择价格较低、降价幅度较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参与企业应遵循公平、合理和诚实的原则。企业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通知指出,各省应抓住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窗口期,取消医用耗材奖金等。降低医用耗材成本,及时评估价格调整。如果满足启动条件,价格要平稳有序调整。推进医疗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完善,加快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评审。
国家将继续监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等,作为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基础。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国药中国生物分别在北京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这两个研究所的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将能够确保新冠肺炎每年的疫苗生产能力达到2.2亿剂。
国药中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内抗SARS-CoV-2灭活疫苗最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对此持乐观态度。
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的建成,填补了国内硬件基础设施的空白。与此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出“首个疫苗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标准和生物安全体系文件”,填补了我国人用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车间硬件标准和管理体系的空白。该车间的建成和使用为大规模疫苗生产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硬件保障,保证了未来可能发生重大传染病爆发时的疫苗研发效率和生产能力。
9月份,耗材降价成为主要关键词。
重庆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三省市联合采购冠状动脉扩张球囊入选企业结果的通知》。其中,预扩组生产6家企业,6款待选产品,平均下降85.49%,最高下降89.84%;后扩张组生产6家企业,6款待选产品,平均下降85.15%,最高下降90.35%。
整体下降85.32%,预计为三省市节约医疗保险资金1.9亿元。
9月17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信息网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人工晶体医用耗材选择和委托配送工作的通知》,部署实施“京津冀、黑鸡寮-孟津路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根据工作总体安排,拟于2020年9月17日至9月23日在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晶体医用耗材的选择和委托配送工作。
据官方消息,京津冀医疗保障部门签署了《京津冀医疗耗材集中采购框架协议》,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紧随其后。
国家健康险局副局长陈金福指出,必须切断原有销售模式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成本竞争、质量竞争、创新推动我国的规模发展和优势发展。
10月,秋冬已经到了,国际疫情依然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在许多欧洲国家继续反弹,许多国家的新确诊病例数达到新高。
许多欧洲政府再次收紧防疫措施,试图避免疫情进一步恶化,被迫再次“封城”。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的到来,第二波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SARS-CoV-2的活性与季节密切相关。秋冬气温下降,病毒活动上升,导致秋冬反复流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张文泓在上海交通大学表示,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说到底,跟这个SARS-CoV-2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秋冬疫情反弹的高峰已经在路上了,但这是全球性的反弹,并不代表在中国。
美国一天新增7万多例,法国3万例,英国1万例。在一些国家,单日新增病例数接近全国确诊患者总数,疫情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10月27日,当被问及第二波是否会比第一波更糟糕时,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博士说,第二波的峰值与第一波不同。“下一步是面对严峻的形势。
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波新病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的感染在理想条件下不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她说:“这两个因素表明,我们不应该看到4月份死亡人数疯狂上升的可怕景象。”但由于限制性措施的“滞后性”,未来两周各国新限制性措施的有效性可能会陆续体现出来。
10月,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欧洲大陆。
11月份,冠状动脉支架的衰落是谈论最多的。
11月5日,全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组织结果公布。共有11家企业参与投标,26家在国内注册上市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参与投标。这次集中开采后,支架的价格从平均13000元左右下降到700元左右。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都是精选出来的,覆盖了医疗机构70%以上的预定采购量。
与2019年相比,同一企业同类产品平均降价93%,国产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
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此次征集,共有2408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年采购量500家以上的医疗机构851家参与。第一年预计采购量达到107万,接近2019年的载药铬合金支架采购量(109万),占2019年材料采购总量(165万)的65%。
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高价值医用耗材暴利现象应从心脏支架开始杜绝。
12月,疫情再次成为关键词。胶州、山东、成都、四川、满洲里、内蒙古、东宁、绥芬河、黑龙江、吐鲁番、新疆等地均有暴发。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表示,进入冬季后,呼吸道传染病是高危季节,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新冠肺炎肺炎略有回升,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冬季过后,在大多数海外国家,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急剧上升,感染者和文章数量增加,增加了我们国防投入的压力。
12月,许多进口冷链食品包装检测呈阳性,包括江苏无锡、郑州中牟、福州福清、湖北武汉、山东巨野、山西临沂、安徽合肥、辽宁营口、黑龙江哈尔滨、浙江玉环、湖北荆门...
消毒剂也带来了挑战。吴尊友表示,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降低,海外患者增多,被污染物品的比例会增加,被污染病毒的存活时间会延长。虽然进口货物会在海关门口进行消毒,但我们遇到了新的挑战:在低温条件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明显减弱或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12月,很多地方再次进入战时状态。12月26日,北京召开第192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市顺义区进入战时状态。
12月20日,大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大连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廉表示,大连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计划,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各级卫生保健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完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
12月15日至25日,大连市报告确诊病例24例。12月20日,大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大连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廉表示,大连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12月23日,在沈阳市发现一起韩国海归隔离释放后SARS-CoV-2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病例,经专家会诊确认。沈阳宣布从12月23日起进入战时状态。
12月22日,山西省河津市宣布,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战时状态”,全面展开调查。
12月12日,绥芬河市新型冠状病毒城感染肺炎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知称,根据疫情防控计划,绥芬河市转为战时状态,对社区(村)实行严格封闭管理。私立医院、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口腔诊所等医疗机构暂停服务。
12月31日,辽宁等地再次新增本地病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
在年底
让我们重温今年一起走过的路
↓↓↓[/S2/]↓[S2/]
发布时间:2021-01-01 10:22